2007年7月5日

為什麼要用英文的作業系統?

我的第一台工作用主機上跑的作業系統是中文版的Windows 98SE。但是當時常用的開發工具-Visual C++ 6.0,只有英文版。還有MSDN Library,也都是英文版(介面跟內容都是)。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,我開始訓練自己習慣英文版的操作環境。雖然剛開始很痛苦,但熬過了過渡期,發覺得使用英文版或中文版,都沒有差別了。

後來的Windows 2000(使用時間很短),以及Windows XP,都支援多國語言。安裝英文版的作業系統後,可以再加裝多國語言包。使用介面可以在英文或中文(還有其它語言)之間切換,相當方便。

即便如此,我還是習慣(喜歡)使用英文的工作環境。開發工具、瀏灠器、iTunes、郵件客戶端,等等。這些常用的軟體全都是英文版的。為什麼?

有幾個理由:
  1. 我是個新科技的早期使用者,而通常最新的軟體都是國外開發,介面就是英文。Firefox、Thunderbird、FeedDemon、Messenger、Visual Studio...,最新版本一定都是英文版。要我等到中文版出來才玩,實在受不了。
  2. 我目前所處的行業,最新的資訊大都來自國外,內容全是英文。要等到別人幫你翻好中文再來吸收,慢人家何止一步。再說許多專有名詞被翻譯後,容易失真,反而誤導學習。所以我一直督促自己,要看英文文件,讀原文書。
  3. Windows Vista在搜尋的部分作了許多強化,現在在「開始功能集」、「檔案總管」、「控制台」,這些最常用的程式右上角,都有「搜尋列」。舉例來說,在「開始功能集」的搜尋列輸入Mouse,會找到控制台裡調整滑鼠設定的模組。輸入「Mouse」比「滑鼠」快多了,這就是使用上的效率。
  4. 最重要的是,資訊產業的變化大,競爭激烈。我們面對的是全世界的競爭者,客戶來自全世界。不要限縮自己的格局,眼光要看遠。
我認為,科技業的專有名詞最好是用英文,千萬不要翻成中文,再理解、使用。英文是共通的語言,中文講多了,要跟老外溝通時,還要再轉換一次,容易出錯,也很多餘。

老外聽不懂「點NET Framework」、「C井」,平常不要求,很容易鬧笑話的。

沒有留言:

Google Analytics

Powered By Blogger
Get Paint.NET!